NetJets China/利捷公務航空預計2014年下半年開飛
2014-04-16
《中國民航報》、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道:“兩架豪客800型公務機將于4月份到位,預計公司于6月正式運營。”3月25日,利捷公務航空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偉麟告訴記者,利捷將復制NetJets(美國利捷航空公司)“產權共享”模式運營,開啟亞洲之旅。
巴菲特進軍中國公務機市場
利捷公務航空有限公司是“股神”巴菲特進軍中國乃至亞洲公務機市場的橋頭堡。巴菲特旗下的NetJets與香港馮氏投資“閃婚”成立利捷中國(香港)有限公司后,立即聯合弘毅近思投資管理(北京)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在珠海設立利捷公務航空有限公司,主要經營公務機飛行、托管、包機及維修等相關業務。NetJets創立于1964年,為全球最大的私人飛機管理營運企業,管理著最龐大和最多型號的機隊,擁有飛機830架,業務遍布美國、歐洲和中東。“產權共享”模式是令NetJets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。
“產權共享”指的是,飛機由使用人共同出資購買,飛機產權共有。最低產權份額為1\16架。NetJets機隊飛機絕大部分屬“產權共享”,少部分飛機來自托管。在美國由于機場多,管理成熟,飛行自由度大,顧客只要在起飛前7個小時前打電話,就可以享受從“家里-機場-目的地”的全程快捷服務。由于采用“產權共享”,個人或者公司不用花很多錢就可以“擁有”飛機,因此“產權共享”模式很受歡迎,這也是美國公務飛行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把NetJets運營精髓復制到中國
黃偉麟表示,公司將充分借鑒NetJets成熟經驗,復制其運營精髓、即飛機“產權共享”模式,把它作為開拓中國及亞洲市場的利器。“這個模式引進到中國時,可能有個別不同之處,但大的概念不會變,就是把公務機當成出租車一樣的交通工具。”黃偉麟說,眼下,國內公眾對公務機的認識與國外存在差異,國內把公務機當做私人飛機、身份的象征和奢侈品,這可能是國內外公務機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造成的。在歐美人眼中,公務機就是出行的交通工具:運輸飛機(民航客機)是大巴車,公務機是出租車,私人飛機是小汽車。“這個觀念的轉變與否,將對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產生巨大的動力,因此,我們引進NetJets 從1986年創立的'產權共享'運營模式,以盡快占領中國乃至亞洲公務機市場最高點。”黃偉麟說。
據悉,利捷航空開啟亞洲之旅的另一個利器是“飛行小時卡”。“在美國,一架公務機一年的飛行時間在800小時左右,擁有1\16、即最小產權份額的產權人,其一年中享受的免費飛行時間是50個小時,因此,NetJets向公眾推出了'面值25個小時的飛行小時卡',以滿足公眾需求。”黃偉麟介紹說,“飛行小時卡”將是利捷航空初期開拓中國市場時的重要手段。
NetJets進入中國恰逢其時
“中國的公務機市場目前處在初始起步階段。”黃偉麟說,目前,美國有公務機2.5萬架,而中國僅有180架,但是中國公務機市場潛力很大,中國國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,“正值經濟高速發展,正值大力扶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,正值低空空域管理改革”時期,可以說,中國的通用航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據預測,到2020年,中國公務機將到達1000架, “有人說,中國的公務機市場一發展,就將是跳躍式的發展”,所以說NetJets在這個時候進入中國公務機市場可謂是恰逢其時。
“當前,中國發展通用航空,最大的困難是通用機場不足、空域不夠和飛行及技術人才缺乏。”黃偉麟說,目前最緊迫的是要加快通用機場的建設,機場就似高速公路,沒有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,再多的汽車也只能是擺設,同樣的道理,完善的機場網絡將是通用航空發展的根本保障。
為何落戶珠海?
“眾所周知,經濟發達地區催生公務機市場。”黃偉麟說,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是經濟最發達地區,尤其是環渤海的京津地區、東海的長三角和南海的珠三角3個地帶,這些地區都是利捷航空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。
“但珠海的獨特優勢讓我們停下了腳步。”黃偉麟說,珠海是中國發展通用航空的試點城市之一,擁有國家級的航空產業園,加上珠海機場有豐富的可飛資源,這是其一;其二,珠海毗鄰港澳,以珠海為中心5個小時航程就可覆蓋主要東南亞國家和90%以上的國內城市,覆蓋人口達到25億。“這將為我們開拓國內和東南亞市場提供極大的便利”,為此,NetJets把運控中心、維修中心、人才培訓中心“三大中心”放在珠海,將利捷航空打造成亞洲運營中心。
原來,NetJets把珠海當做其進軍中國乃至亞洲公務機市場的橋頭堡,而利捷航空便是其敲門磚。